电子杂志
车辆查询

第四届困境企业拯救与特殊资产投资论坛在北京顺利召开

 

2024年12月14日,第四届困境企业拯救与特殊资产投资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中国政法大学破产法与企业重组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全联并购公会、中国科促会企业可持续发展工作委员会、北京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阿里资产、北京华宇九品科技有限公司、中拍平台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德研院、良友荟提供技术支持。

 

  

IMG_258

 

今年以来,国家经济进入方向性的关键时期,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认为: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及市场广阔、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等有利条件并未改变,同时,当前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要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之后央行、证监会、发改委等陆续出台稳增长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修复市场情绪,保证必要财政支出。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明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

 

主办单位致辞

 

  

IMG_259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党委副书记、副主任徐建军律师对本次以“困境企业拯救与特殊资产投资”为主题所举办的高规格论坛的与会人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真诚的欢迎。

他在发言中强调了中国经济在关键转型期所展现出的强劲韧性和广阔市场潜力,以及全球债务水平对经济发展的潜在影响。发言中提到中央政治局会议对经济形势的积极评价和为促进经济增长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论坛的举办旨在积极探讨如何通过法律程序和政策工具优化资源配置,并推动企业实现健康和高质量的发展。这不仅是为了促进企业转型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是为了改善营商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并激发立法司法行政部门在相关领域的创新举措。最后,对参与论坛的演讲者和嘉宾表示衷心感谢,并预祝论坛取得丰硕成果,同时祝愿企业在各方努力下成功实现转型,国家经济迎来更加健康稳定的增长,并向大家送上新年的美好祝愿。

 

 

 

 

 

 

 

 

 

 

主题分享

 

  

IMG_260

 

本次论坛上午的演讲与报告,由德恒企业拯救与破产专业委员会主任范利亚律师担任主持人。

 

 

IMG_261

 

中国政法大学破产法与企业重组研究中心主任李曙光教授以《破产法改革展望》为题,以“五个空前”积极评价2024年破产法领域的发展成就,以“四个越来越”、“五个重点”和“五个希望”对未来一年的发展趋势和工作重点进行展望。

 

2024年的“五个空前”体现了破产法领域的显著进步:政策导向的空前强化,显示了中央对破产法的高度重视;破产法实施的空前扎实,反映了法律应用的深入和广泛;破产法官的空前敬业,展现了法官对案件的专业和投入;管理人的空前活跃,说明了专业人才的积极参与和行业活力;破产法研究的空前繁荣,标志着学术界对破产法的深入探讨和知识积累。

 

展望2025年,“四个越来越”趋势预示着破产法修改的关注度将持续提升,破产法在风险防范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府院协调机制的重要性将不断增加,关联企业合并破产的实践将日益频繁。而“五个重点”领域则指明了未来工作的方向: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重整、房地产企业的破产程序、破产衍生诉讼的处理、跨境破产的挑战以及法官和管理人责任问题的关注。

 

李曙光教授还提出了“五个希望”:希望破产职业共同体加强交流与团结、希望法院和法庭提升专业化水平、希望管理人注重风险、履职尽责、希望政府部门加强协作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希望学术界和理论界面向实践并解决问题。这些“希望”旨在推动破产法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高破产案件处理的质量和效率,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支持,传达了对破产法领域未来发展的信心和期待。

 

 

IMG_262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邹海林先生在《困境企业拯救的特殊资产投资的信托模式创新》中探讨破产法研究和实务中特殊资产投资的处理方式及其面临的挑战。他强调了特殊资产的本质和清偿债权的目的,指出特殊资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讨论了特殊资产变现的不同方法,包括现金清偿、资产重组、融资投资等。邹海林先生特别提到了信托模式在特殊资产投资中的创新应用,并分析了其在破产程序中的适用性和潜在问题。

 

邹海林先生提出了三个核心问题:特殊资产如何转化为信托财产、谁是信托的委托人、债权人身份如何变化。这些问题揭示了在破产程序中引入信托模式时可能遇到的法律和实际操作难题。另外,邹海林先生强调,破产程序的法治化、市场化和专业化是推进破产审判实践的关键,而在市场化层面,管理人的中心主义有助于实现债务人资产运作和债权人受偿方式的多样化。

 

邹海林先生还指出,破产程序中的信托模式需要在法治框架内进行创新,不能简单移植商业活动中的信托模式。在破产程序中,所有债务人财产都应为债权人利益而存在,因此,自益信托的设立可能会忽视债权人的利益,导致债权人失去对财产的请求权,这是一个巨大的风险。

 

 

IMG_263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郑联盛先生在《全球债务比较与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中强调了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重要性,以及金融强国建设的目标。提出了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并通过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创新领域来促进高质量发展。同时,发言也强调了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性,特别是房地产、地方债务等领域的风险,以及在全球经济背景下中国债务水平的客观认识和应对策略。

 

郑联盛先生指出,中国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债务水平整体较低,且在控制外债水平方面表现稳健。同时,强调了债务问题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紧密联系,以及财政和金融问题的相互关联。在全球比较中,中国的公共债务水平偏低,但需关注结构性问题,如居民债务增长和企业部门债务率偏高。郑联盛先生提出,通过提高财政赤字率、增发国债等政策工具来缓解地方债务风险,并强调了改革、政策稳定性和法律保障在金融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IMG_264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许德风老师的发言《重整投融资的法律风险防控》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破产重整的逻辑,强调个人破产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在重整过程中合理分配价值增量和平衡债权人与债务人利益的必要性。同时,指出债务人自我管理对于激发重整潜力、增加企业价值的关键作用。

 

  

IMG_265

 

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重庆市法学会破产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燕教授的发言《对标世行“商业破产”营商评价的制度回应》强调了世行破产指标对我国破产法修订的指导意义,指出我国破产制度需在预警机制、权益保护和资产最大化等方面进行优化;建议未来修订时应强化庭外重组、优化债权人保护,并考虑小微企业和跨境破产的特殊需求,以提升破产法律框架的效率和公平性。

 

 

IMG_266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湖北省法学会破产法学研究会会长张善斌教授在《破产程序中债权的保护与限制》中强调了在破产法中平衡债权保护与合理限制的重要性,探讨了法理基础,并提出了优化建议,以确保债权人权益得到公正对待,同时促进债务人财产的合理分配和最大化。

 

 

IMG_267

 

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上海市法学会破产法研究会副会长杨忠孝老师在《积极重整主义与营商环境优化》强调积极重整主义对现代破产法的重要性,提倡从投资视角处理破产问题,突出重整在产业和社会经济中的支撑作用,并呼吁法律制度适应经济和技术发展,以促进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IMG_268

 

至此,上午的演讲与报告圆满结束,与会人员收获颇丰。午休后,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刘颖教授担任主持人,将本次论坛带入下午的演讲与报告环节。

 

  

IMG_269

 

首先发言的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北京市破产法学会副会长张世君教授。张老师以《破产重整企业价值的法律识别》为题,强调了在破产重整中识别企业价值的必要性,主张通过法律规范明确商业判断,以提升重整效率。建议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评估企业重整价值,并利用听证、征询及第三方评估等程序辅助法官决策,旨在将商业考量法律化,优化企业挽救和再生过程。

 

  

IMG_270

 

浙江工商大学破产重组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苏洁澈老师以《金融机构债权保障的逻辑与实践》为题,强调金融债权保护对金融稳定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主张在破产程序中公平合理地保障金融机构债权,避免引发道德风险和影响经济交易的确定性,实现公平的债权清理和有效的企业拯救。

 

  

IMG_271

 

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刘冰老师在《破产企业特殊资产市场的规范与发展》中指出,中国经济面临衰退压力,但也充满机遇。我们需采取谨慎灵活的投资策略,发掘被低估的优质资产,寻求现金流良好、高流动性的资产以应对经济波动并获取稳定回报。

 

 

IMG_272

 

行业本质理论创立人、中国企业中观管理研究院执行院长陈小军先生在《运用行业本质理论实现(困境)企业经营突围》中强调破产企业特殊资产市场的发展潜力,提倡公开透明和司法监督以优化市场环境,肯定了行业本质理论在企业经营和破产重整中的核心作用。

 

 

IMG_273

 

泓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良友荟理事长王维军先生在《不良产业类资产的纾困与投资——工业及新能源行业领域》中强调产业金融在不良资产投资中的关键作用,倡导通过深刻理解产业与金融结合,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和困境企业重生。通过实操案例,展示了如何精准定价和提升资产价值,以实现投资回报和社会价值的双重提升。

 

  

IMG_274

 

德恒天津办公室合伙人唐入川律师在《私募投资基金困境及其化解》中聚焦于私募基金面临困境时的解决方案,提倡采用创新策略如架构重组和资产盘活,以实现基金的流动性提升和有效退出,强调行业合作与探索的重要性。

 

  

IMG_275

 

鼎一资产投资总监郑平在《房地产市场价值变化对困境企业纾困的影响》中强调了房地产价值变化对困境企业纾困策略的影响,提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应通过品牌和管理赋能、税收优化和多元化解决方案,实现困境企业的有效纾困和价值最大化。

 

 

圆桌对话

 

 

IMG_276

 

茶歇后,由德恒企业拯救与破产专业委员会主任范利亚律师主持圆桌对话(一):执行与破产衔接及融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破产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敬泽先生、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会长李伟先生、 阿里资产特殊资产事业部大区总监赵汗青先生、德恒企业拯救与破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张文京律师、德恒温州办公室主任江丁库律师围绕主题强调了执破融合对提升司法效率、解决执行难的重要性,是法律界的新机遇。探讨了执破融合的实践挑战和解决方案,通过技术创新和服务整合,优化司法流程,提高管理效率。

 

  

IMG_277

 

圆桌对话(二):重整程序中企业运营价值的分配——相关利益方的博弈,由德富资产执行合伙人、德研院专委会召集人吴舸先生主持,北京中企华评估有限责任公司执行总裁高文忠先生、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巍先生、华润渝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骞先生、德恒企业拯救与破产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陈昊律师参与讨论。讨论围绕企业重整的价值分配展开,讨论了估值、债权人参与度、信息披露、投资人招募等焦点问题,并强调了管理人在重整程序中的核心作用及面临的挑战,期望推动行业规则更加顺畅。

 

  

IMG_278

 

最后,由德恒企业拯救与破专专业委员会负责人范利亚对本次论坛的成果作出总结,并再次感谢主办与协办单位以及所有与会嘉宾,至此,第四届困境企业拯救与特殊资产投资论坛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25年1月2日
浏览量:10280
首页    警法通    法律服务    第四届困境企业拯救与特殊资产投资论坛在北京顺利召开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