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呵护三坊七巷,延续历史“根”和“魂”
历史悠久、古厝林立,名人辈出、文脉昌盛。在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南后街,占地45公顷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即便到了冬天也依旧游人如织。
三坊七巷以南后街为中轴线,自晋代发轫,于唐、五代形成,至明清鼎盛。所谓三坊,指的是南后街左边的巷子,依次是光禄坊、文儒坊、衣锦坊;所谓七巷则是吉庇巷、宫巷、安民巷、黄巷、塔巷、郎官巷、杨桥巷。
“坊巷内的任何一点隐患,都有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10月26日,福州市公安局南街派出所民警陈安在辖区巡逻时,发现一间商铺的消防器材出现故障,当场联合商家进行维修。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三坊七巷里的历史建筑陆续被修缮、保护起来。如今,古老坊巷风貌基本得以传承、延续。作为重要职能部门,福州市公安局始终守护在文物“解救行动”第一线。
陈安巡查的黄巷和安民巷加起来总长只有短短600米,但入住的商铺和文保单位多达四五十家。
“每天的检查看似平常,但万万不可忽视。”如今,脚踏青石板,巡查于三坊七巷的白墙黛瓦间,与商家和文保单位沟通,确保安全检查无死角,成为陈安和同事们每天的“必修课”。
所谓“必修”,缘自陈安的另一重身份:黄巷和安民巷的“巷长”。
陈安介绍,“坊长”“巷长”的主要职责包括但不限于监督古厝的修缮工作、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以及开展日常的巡查等。“我们与社区、物业、商家等各方紧密合作,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的保护网络。”陈安说。
“水榭戏台内积水有半米多深了,木质立柱有泡水的风险,备勤民警立即前往处置!”
今年9月,台风“海葵”给福州带来强降雨,三坊七巷的木质古厝建筑群受到严重威胁。入夜,南街派出所“e体+”综合指挥室内灯火通明,通过完善的视频监控网络,很快就发现了险情。
三坊七巷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水榭戏台是其中之一。水榭戏台既是福州戏剧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研究福州古民居的重要遗存。
“出发!”得知水榭戏台可能受损的消息,南街派出所备勤民警立刻行动,与三坊七巷消防站支援队伍紧密配合,调来大功率排水泵,开展引流、排水等工作,有效控制了水位。
“我们守护的不只是文物,更是文化和文脉的传承。”南街派出所所长陈明月介绍。
2019年,三坊七巷街区启动智慧街区建设,依托5G、VR、AR等科技手段,为游客带来全新体验。
与此同时,公安机关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全面深化对三坊七巷的安全巡查和监测保护。
作为三坊七巷责任辖区派出所,依托网格化治理和多种技防手段,南街派出所的古厝文物保护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陈明月说:“我们运用‘e110-e网格’微信群,鼓励文保单位负责人、保安和古厝内商铺店长、店员参与群防群治,发表意见建议、上报安全隐患,进一步助力景区防控工作,实现古厝文物保护的日常化、长效化。”
“三坊七巷”见证历史、承载文明、传承文化,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和珍贵遗产。
“古厝文物保护往往涉及多个部门,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的工作,既需要联合多方力量守住古厝文物安全红线,也需要不断提高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合力把福州宝贵的文化遗产继承好、守护好。”陈明月说。
福州市公安局致力于传播保护古厝文物的法治理念,组织民警深入社区、学校开展法律宣传,受众过万人。
护好一片街区,延续一方文脉。三坊七巷见证了福州的发展和变迁。
福州公安以默默的坚守和无私的奉献,诠释着古厝文物保护的新理念,让法治的力量贯穿于文物保护始终,三坊七巷的历史和文化也在人民公安的护航中传承和延续。(来源: 中国警察网 梁仁昌 陈宇航 张杰)
- 2021-12-22
- 2021-06-26
- 2020-01-30
- 2020-02-25
- 2020-03-22
- 2020-01-02
- 2021-07-28
- 2020-04-07
- 2019-12-29
- 202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