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企网络谣言,如何精准治理?
法治网研究院:近些年,涉企网络谣言时有发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您认为这些涉企谣言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吕来明:近年来,在网络中出现了一些传播涉企虚假不实信息乱象,或以舆论监督为名蓄意造谣抹黑企业的言论。这些行为损害了企业的合法权益,破坏了营商环境,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法治网研究院:编造涉企网络谣言的行为,可能会触犯哪些法律法规?目前我国相关法律中主要有哪些规定?
王立梅:针对涉企网络谣言的治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还是很健全的,从民事侵权到刑事犯罪,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
一是所陈述的“事实”并非客观完整有前因后果的基本事实,而是以移花接术、断章取义、随意取舍拼凑的“事实”作出负面评价。
二是对以往发生且已经处理过的涉企事实重新翻旧炒作,任意扣帽子定性,编造或夸大相关事实违法性和危害性。
三是利用部分企业经营中的问题,制造对立情绪,以“不良资本”“剥削压榨”“卖国”等极端化言论给企业贴上负面标签,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攻击民营企业、平台企业,进一步煽动舆情。
常利民:治理涉企网络谣言是一项综合工程,通过法律手段是根本之道。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涉企言论不能突破法律红线。
守护公平正义、弘扬社会正气、优化营商环境,必须通过法律手段向涉企网络造谣者“亮剑”,各方力量协同起来共同治理涉企网络谣言乱象。
(来源:法治网微信公众号 选题策划:法治网研究院 文:沈仲亮 图片源自网络)
发布时间:2025年4月8日
ꁖ浏览量:10280
- 2021-12-22
- 2021-06-26
- 2020-01-30
- 2020-02-25
- 2020-03-22
- 2020-01-02
- 2021-07-28
- 2020-04-07
- 2019-12-29
- 202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