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霆
在长期惩治犯罪的司法实践中,一些国家形成了有别于重罪的轻微犯罪惩治法律制度,不仅促进了轻微犯罪案件的高效处理,也节约了司法资源,其中英格兰的庭外处置措施实现了犯罪治理与非刑罚措施衔接的多重效果。
英格兰的法律将犯罪分为三类:必诉之罪、简易之罪和可诉之罪。必诉之罪是最严重的犯罪,应当在刑事法庭由法官和陪审团审理。简易之罪是轻微犯罪,可以依照简易程序,由治安法庭审理。可诉之罪既可简易审判,也可按照公诉程序审判,属于分类不明确、严重程度居中的犯罪。对于轻微罪案件,除了提交法庭审理的案件以外,警察可以选择庭外的方式处置,包括警告、罚款通知和社区调解。
首先,警告分为三类。第一,普通警告,即不需任何前置条件或制裁手段,是一种耗时少、成本低的处理方式,主要针对轻微犯罪案件中的初犯或偶犯,此时犯罪者无需参加改造活动或社区工作。为确保该方式符合公共利益,警方必须评估多种因素,但存在两种例外情形:轻微犯罪的严重性不得高于全国警察总监委员会发布的犯罪严重性因素评估表所规定的2级,以及根据量刑指南会被判处监禁刑以上的刑罚均不适用。第二,附条件警告,虽然不涉及实质的处罚,但是需要与普通警告一样遵循前述流程,也必须满足同样的犯罪严重性检验。不同的是该警告必须得到犯罪者的同意,他有权选择被正式起诉并参与庭审。附带的条件主要为改造和赔偿,改造有助于纠正犯罪者的行为,降低其再犯可能性并有助于其尽快融入社会,如戒毒戒酒、禁止令、赌博管理等;而赔偿则有助于弥补犯罪者直接或间接造成的损害,常见方式是为社区无薪工作、向慈善机构或社区基金捐款等。第三,针对青少年犯罪者的警告,他们可能收到前两种警告中的一种,适用条件并无差别,即警方在有充分证据指控青少年犯罪且其认罪时,若警方认为不应起诉,则可适用警告。与成年人要求不同的是,针对青少年的警告不需得到本人同意,但必须有合适的成年人在场,如父母、监护人或者社会工作者等。
其次,罚款通知。最初罚款通知仅限于轻微驾驶犯罪,时至今日这种惩罚措施的范围已大幅拓展。具体由警方执行,并且通知书上必须载明犯罪者可以选择申请出庭审理,因为一旦选择支付罚款就无法再启动庭审。为防止罚款通知被滥用,警方必须有理由相信当事人存在犯罪行为并有证据支持,而且这种犯罪必须位于“严重性范围排序的较低端”。警察在发出违法罚款通知之前,还应该考虑被害人的意见,但该意见最终对于是否适用不具有决定性。
最后,社区调解。主要针对有悔罪表现的初犯,适用前提是需经被害人同意。能够进行社区调解的轻微犯罪有四类:轻微刑事损害、轻微盗窃、轻微侵犯人身以及轻微反社会行为等。其实行的逻辑是通过案件各方当事人达成相关协议,从而避免传统的刑事司法程序。具体步骤为,第一,警方需确定发生了刑事案件,这是原则性基础。第二,被指控的人员必须承认自己的罪行,并且需要同意参与社区调解程序,并确保其对适用条件、后果等熟悉。第三,被害人的意见是必须考量的因素,因为社区调解的程序核心是赋予被害人相应的权利,让他们在案件处理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第四,警方需通过自己的专业评估判断犯罪行为、被害人意愿等情况,以期达成最符合被害人及公共利益的结果。这种情形之下可能会对相关人员施加某种形式的社区赔偿,以实现积极的社会效果。
轻微犯罪案件数量的持续增长致使其惩治在司法体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司法机关应多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维度着手,采取应对措施。英格兰轻微犯罪庭外处置的法律制度,在惩罚与预防犯罪上体现出了积极的效应。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国家安全学院)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