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余年窑火何以影响世界 ——景德镇元明清制瓷业遗址寻踪
袁慧晶
图为在高岭山上拍摄的古代淘洗池遗址。 新华社 袁慧晶摄
一块写着“白土”字样的试料块成为高岭山矿采与镇区瓷业生产紧密相连的物证。“镇区考古也出土过此类试料块。”李兆云推测,这是矿主给买家选货用的样品,属于早期的商业广告行为。
瓷是土、火、水的艺术。润白质坚的高岭土为瓷业生产提供了最重要的原料,周边山林盛产的松柴则为千年窑火提供了廉价燃料。
该流域两处码头发现的道路、房址等建筑遗迹,展示了码头作为交通枢纽的综合功能和对村庄的辐射带动作用。恰如清代康熙《饶州府志》所记载,当地“倚舟楫柴土之利自给,无素封之家,亦无流离之苦”。
三洲四码头、四山八坞、九条半街、十八条巷、一百零八条里弄……作为古代制瓷手工业城市,景德镇因瓷而生。独特的城市面貌、街巷肌理如何形成?城市考古成为突破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睿说,城墙、道路、重要建筑,是城市考古的重要方向。古代景德镇虽不是政治城市和军事要地,但其沿河建窑,因窑成市,进而形成便于商业运输的道路交通网络。
天后宫遗址点隐于珠山区的现当代建筑之间,通过考古揭露出明代至近现代多期建筑遗存,出土了相当数量的陶瓷标本,为探讨其兴废提供了重要材料。
这些早期“景漂”留下的印记,共同见证了“千年瓷都”的全球化底色,也体现了这座手工业城市独有的精神特质——开放且包容。
14个发掘点如今多已恢复原貌,但景德镇手工瓷业遗存的考古拼图工作只是开始。
发布时间:2025年4月14日
ꁖ浏览量:10280
- 2021-12-22
- 2021-06-26
- 2020-01-30
- 2020-02-25
- 2020-03-22
- 2020-01-02
- 2021-07-28
- 2020-04-07
- 2019-12-29
- 2021-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