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杂志
车辆查询

广州南沙:这曲反邪教“战歌”,“粤”韵悠长

 

邪教的可怕之处,在于无声无息间腐化人的思想,扭曲三观,进而被诓骗着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威胁到社会的平安稳定。为传承岭南文化,普及反邪教知识,把“同心反邪,共守平安”的理念传递到千家万户,在南沙区政法委的指导下,各镇街开展了系列反邪教主题宣传活动,高唱反邪教“战歌”,提升辖区居民的反邪拒邪防邪意识和能力,推动构建清朗无邪的社会环境。

 

享受岭南茶文化,共谱反邪教故事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在岭南,茶文化更是衍生出了不同的分支。近日,南沙区榄核镇平安法治办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品味岭南文化,巧传反邪清风”的,别开生面的反邪教茶会。

图片1图片3

活动上,身着传统服饰的茶艺师,用娴熟的冲泡手法展示了岭南茶文化的独特魅力;反邪教志愿者则以广府早茶文化“一盅两件”和潮汕“功夫茶”作为引入点,结合反邪教宣传短片“夺命茶话会”,向在场群众普及识别邪教、邪教的危害、如何远离邪教等知识,并鼓励青少年们积极为反邪教献言献策,共同为榄核镇全民反邪教事业注入青春活力的新元素。

 

 

图片2

茶会与反邪教宣讲的结合,有效增强青少年对邪教的识别能力和防范意识。青少年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不仅让他们领略到了岭南茶文化的独特魅力,还增强了他们的反邪教意识和能力,将积极参与到反邪教的斗争中来,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叹茶唱曲齐欢乐,反邪拒邪铭记心

“饮早茶”是岭南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近日,南沙区珠江街将反邪宣传与岭南特色早茶文化相融合,围绕“同心反邪  共守平安”的主题,举办了一场别有趣味的反邪教宣传活动,以提升社区居民对邪教的防范意识,共同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图片3

 活动现场,参与者们一边品尝虾饺、千层糕、叉烧包等特色早茶菜品及点心,一边聆听反邪教志愿者讲解反邪教知识,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进一步了解邪教的本质、危害及防范方法。与此同时,还有《荔枝颂》粤曲表演、《双脚踏上幸福路》、咸水歌《水悠悠》和《反邪教快板》等节目,为现场的居民呈现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图片4图片5图片6图片7

通过此次活动,居民群众纷纷表示,邪教对一个家庭的摧残不亚于毒品,将积极参与到反邪教工作中来,共同守护好绿色无邪家园。

图片10图片9图片8

 

浸润粤语新文化,筑牢反邪思想堡垒

方言往往是一个地域的重要精神载体。为进一步提升辖区群众反邪防邪意识和能力,近日,龙穴街道平安法治办联合龙穴街道“街坊之家”共同开展以“粤语知多D反邪齐参与”为主题的宣讲活动。

图片1

活动上,“街坊之家”社工以问答的互动形式,为辖区来穗人员及少数民族同胞代表科普粤语文化的历史、发展以及特点,分享“早晨(早上好)”、“得闲饮茶(有空一起喝茶)”、“最紧要开心(最重要的是开心)”等粤语日常问候用语的标准发音与实际含义,感受粤语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促进民族大团结与和谐共融。而龙穴街道反邪志愿队的工作人员为少数民族同胞派发反邪教宣传手册,结合“FLG”、“QNS”两大邪教的典型案例,讲解邪教的本质、特点以及严重危害,剖析邪教的罪恶本质,分享防范邪教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图片2

此外,反邪志愿者也呼吁广大同胞,如发现、察觉有可疑的涉邪教线索或人员,应第一时间向当地的公安机关或附近的最小应急处置单元或社会治安群防共治队伍举报,共同维护龙穴辖区的社会稳定、平安和谐。

 

麒麟起舞献祥瑞,守护平安无邪家

相传,黄阁麒麟舞起源于清代,是一种流传于民间的图腾舞蹈。每逢佳节,黄阁乡亲会舞起麒麟,寓意迎祥纳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近日,南沙区黄阁镇联合“小黄帽”广州街坊志愿者和安穗反邪志愿服务队,深入大塘村开展“同心反邪 共守平安——弘扬麒麟文化 打造无邪黄阁”反邪宣传警示教育活动。

图片6图片5图片4

活动现场,反邪志愿者将象征勇敢、忠诚、担当的麒麟精神融入反邪宣传警示教育,通过设置生动的麒麟元素宣传摊位、摆放宣传展板,派发反邪教宣传小册子,讲解防范邪教的相关知识,告知群众举报有奖等相关政策,鼓励群众发现邪教活动线索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等方式,提高群众的反邪拒邪意识和能力。活动最后,现场群众还在大塘村祠堂内共同喊出“同心反邪,共守平安”的反邪宣言,抒发了共同反邪、健康生活的心声。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反对邪教思想,什么时候都不算迟。相信在优秀传统岭南文化的持续浸润滋养下,南沙区群众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邪教的侵袭和荼毒,合唱反邪教“战歌”,维护绿色无邪家园,建设平安新南沙。

 

发布时间:2025年4月16日
浏览量:10280
首页    法治视野    广州南沙:这曲反邪教“战歌”,“粤”韵悠长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