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西昌市公安局“三大体系”融合发展筑牢平安高地
近年来,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公安局主动适应新时代公安工作要求,围绕“勤务模式更优、指挥调度更灵、机制体系更全、打防管控更准”的基本导向,深化警务运行机制改革,因地制宜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以构建“情指行”“风险防控”“社会治安三级防控”三大体系为主载体的“现代警务”建设构架,不断提升维护安全稳定、基层治理的能力水平,筑牢县域平安高地。
构建“大中枢”实战体系
以“情报、指挥、行动”一体化运行机制改革为抓手,立足“指挥龙头、智慧中枢”的职能定位,优化组织架构、管理模式和机制流程,有效提升研判预警、合成作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
搭建智慧中枢。以“联合指挥部”为统领,融合指挥调度、情报研判、合成作战、技术保障、舆情管控5个职能,整合天网、卡口、监控等N类资源手段,形成“1+5+N”合成体系,同步设立14个派出所勤务指挥室,促成“中枢决策—专班响应—末梢落地”三级贯通,实现“数据秒级汇聚、指令直达一线、行动全网协同”。
完善联动机制。创新“勤务+案侦”双指挥长制度,制定“街面警情快处快破”“合成作战”“交警巡警联勤联动”等机制,规范大数据实战服务中心同步上案制度,常态落实“日分析、周研判、月会商”和“复盘堵漏”制度,实时研判各类风险隐患、治安形势,完善情报信息采集报送、综合研判、分级响应、分类督导等操作指南,细化“指挥长盯、局领导督、警种部门推”的交办督导责任,确保体内循环更畅、协同发力更实。
提升西昌速度。勤务指挥长与案侦指挥长共同代表局党委行使直接指挥、先期处置、资源调用、通报协调、检查督导等最高指挥权限,为一线实战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全面强化“西昌铁骑”“无人机巡控分队”“快反巡逻警务站”“战训警力昼训夜巡”等“网格快警”动态布警、就近派警,以“高密度警力覆盖”支撑警情快速反应,真正做到指令流转快、出警处警快、围追堵截快、侦破响应快,实现“即案即侦、快侦快破”。
2024年全局日均处置各类有效警情348起,刑事立案同比下降4.2%(居十年最低位)、破案数上升13%、破案率上升8.5%,24小时内快处快破街面现行案件621起,6起森林火案均实现12小时内快侦快破,成功处置“2024.5.13精神病障碍患者持刀威胁公共安全事件风险隐患”等重大突发事件21起,社会治安持续向好,打处效能不断提升。
打造“大闭环”警务生态
紧扣“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导向,搭建市、乡、村三级平台,推动风险防控体系和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深度融合,将“小闭环”向“大闭环”拓展延伸。
市级层面:集成优势总体牵引,打造“顶端智层”。对内,依托“情指行”体系,优化“情报信息合成作战”“数据建模打防一体”等“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牵引带动整体警务效能提升。对外,实体运行风险防控专班,迭代升级“风控信息平台”“手书风险清单”和党政、公安“双向办结”流转机制,加快推进“情报流转、风险研判、一体调度”公安“小闭环”,向“党委领、公安研、政法交、属地办、部门督”的党政预警控局“大闭环”延伸,有效防止风险关联效仿和风险传导外溢。目前,共发出作战指令377期、复盘堵漏工作指令38期、推送风险防控专刊18期、情报研判报告48期,落实堵防措施127条,推动道路交通、电信诈骗、涉毒管控等重点领域约谈4次,联动化解楼盘业主维权等重大风险隐患99起。
乡级层面:承接上下多点联动,强健“敏捷四肢”。不断推进基层派出所“两队一室”改革,锚定“防得住、打得掉、服务优、社会稳”工作目标,走好“派出所主防”之路。如东城派出所,通过创新打造“全功能指挥、全数据融合、全流程保障”三大中枢平台,聚智突破“大轮班”传统模式,将96名总警力按“532”比例配齐配强。改革3个月以来共接处4418起警情,同比下降16%。科学布建4个“快反屯警点”和14个环昌、环城“圈层防控点”,点线联动,严密盘查过滤人、车、物等重点要素,筑牢“堵、截、卡、守”四位一体治安防控圈;创新“战训合一·值守西昌”模式坚持首训、调训、专训相结合,常备60~100名警力,肩负实战训练、巡逻防控、屯兵应急三大功能,与“路面交巡警联勤联动”和“派出所动中备勤”勤务模式形成互补,全面构筑起“空中无人机、中间感知源、地面巡控队”的“控点、封线、成圈、锁城”135快反联动处置圈。率先组建“西昌铁骑”和“警航中队”,配置警用摩托车65辆、无人机14台,“空地一体”提升机动巡防性能,强化街面“见警率”“管事率”,并有效策应全市森林草原防灭火、地质灾害应急抢险等中心工作。
村级层面:延伸触角激活效能,织密“末梢神经”。接续启动“城乡社区警务建设年”“基层基础攻坚年”“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攻坚年”“深耕枫桥、一所一品创建年”活动:2021年“城乡社区警务建设年”,推开“一村一辅警”改革,打造134个标准化警务室,选优配齐218名“一村一辅警”,争取专项编制、财政经费予以保障,推动“9大职责任务”(森林草原防火、基础信息采集、矛盾纠纷化解、重点人员管理、社情动态收集、交通安全协管、治安巡逻防控、法律政策宣传、为民服务办事)在全市45个社区、129个行政村全覆盖落地落实,实现“小村警”助推“大平安”。2022年“基层基础攻坚年”,全量清核各类基础数据,“一网考”全省同类县局排名第十,创历史新高;2023年“矛盾纠纷化解攻坚年”,全年排查化解各类风险3.6万余起,实现了疫情放开后警情、刑案的“双下降”。2024年“深耕枫桥、一所一品”创建年,结合14个派出所辖区人情、民情、社情,因地制宜差异化打造创枫样板,推动城乡社区警务全面融入社会治理。
优化“大平安”治理效能
紧紧围绕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按照“党政领导、公安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工作理念,积极探索适合西昌实际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党旗领航组建“党建联盟”。推动全市173个警务室与村社党群服务中心同址办公,积极探索“党建+警务”联动共治新模式,创新构建“理论共学、党性共育、党纪共宣、队伍共建、活动共办、治理共推”的“六共”机制,聚合以党员为核心、村社干部为支撑、职能部门参与的“警务室+”基层先锋队,初步形成“派出所吹哨、部门响应、村社报到”的融合治理体系,真正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红色磁场”效应不断扩散。
联动共治打造“月城品牌”。创新“融智月城”防控体系单元建设,积极整合内保单位、场所、小区物业等零散小单元,借力中国移动“和对讲”系统,与“乡村慧眼2.0”融合升级成“融智·月城”防控体系单元,着力构建最小应急单元;推动“安宁义警”共建共治,由村组干部、退伍军人、治安积极分子、热心村民、各职业优秀代表们近200人组成,实行“党委政府+派出所+协会”三重管理、“民警+村警+义警”三级响应的治理格局,在治安巡防、隐患排查、纠纷调处及安全保卫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按照“一所一品”原则,拓展打造“平安治安联防协会”“西城红细胞”“平安螺岭”“古城孃孃”等特色群防群治力量,持续擦亮西昌深耕善治品牌;深化“警格+网格”双融合,出台《西昌市警网联动工作实施意见》,促成全市616名网格员与218名驻村(社)辅警联动开展“六个联排”(情况联排、人员联控、法制联宣、问题联治、纠纷联调、安全联保),初步实现了“1+1>2”的协同治理效果;打造“廖妈妈调解室”“老崔工作室”等12个“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室”,坚持“调防结合、主动出击、防范为先、抓早抓小抓苗头”理念,努力将风险隐患化解整改在基层。全年排查整改治安隐患300余起,化解矛盾纠纷3.1万起,170余起“民转刑”案事件有效预防,切实做好“就地解决”这篇文章。目前,全市现有群防群治力量8000余人,协助采集维护“一标三实”信息150万条,排查整改治安隐患300余起,化解矛盾纠纷3.1万起,170余起“民转刑”案事件有效预防,切实做好“就地解决”这篇文章。
立足职能推动“安商护企”。推行“项目+警官”护航举措,落实“旅游+警务”护航服务,加大“清源+打击”护航力度,及时发现、整治各类涉企风险隐患,坚决打击破坏发展环境、侵害合法利益的违法犯罪,紧扣户籍改革虹吸人才、出入境服务便民惠企、“互联网+行政服务”网上办、执法权力监督制约等重点,倾力打造涉企风险感知预警、涉企社会环境治理、涉企案件精准打击、涉企隐患多元共治、涉企服务一体通办的“安商护企体系”,提升企业获得感、安全感。
(来源:西昌市公安局 作者:沈智)
- 2021-12-22
- 2021-06-26
- 2020-01-30
- 2020-02-25
- 2020-03-22
- 2020-01-02
- 2021-07-28
- 2020-04-07
- 2019-12-29
- 2021-09-30